京师学校任丘初中部地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任丘中学

任丘京师高中怎么样?

任丘京师高中好,

任丘市京师学校(原北京师范大学沧州渤海新区附属学校)是一所十二年非营利性体制创新型学校。学校位于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渤海新区地处环京津、环渤海中心地带,全面进入京津1小时经济圈,承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重要功能,区位优势明显。

直隶省河间府,在今天什么地方?

今河北省河间市

  宋大观二年(1108年)改瀛州为河间府,元至元二年(1265)改府为路,属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改河间路为河间府,属新设之河南分省。二年三月癸丑(1369.4,20)河间府属北平行省。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2.1),属京师。明末,河间府府治河间县(今河北省河间市)领县十:河间、献、阜城、肃宁、任丘、交河、青、兴济、静海、宁津;州二:景(领吴桥、东光、故城三县)、沧(领庆云、南皮、盐山三县)。 清末辖: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阜城(今河北省阜城县)、肃宁(今河北省肃宁县)、任丘(今河北省任丘市)、交河(今河北省泊头市交河镇)、宁津(今山东省宁津县)、吴桥(今河北省吴桥县)、故城(今河北省故城县故城镇)、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献县(今河北省献县)共10县;景州(今河北省景县)1散州。1913年废。

历史上的河间府在什么地方?

河间 冲,繁,难。倚。子牙河、黑龙港河自献入。西有古洋河,合唐河。同治末,滹沱迳此,后废。县丞驻东城镇。又二十里铺、卧佛堂、沙河桥、崇仙、新村五镇。景和镇、北魏村二巡司。有瀛海驿。


献冲,繁,疲,难。府南少东五十五里。西南:滏阳自武强入,歧为滹沱别河。东北:三黑龙港河与南亭子河并湮。淮、商家林二镇。有乐成驿。


注:今治沧州

京师学校任丘初中部地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任丘中学

河间市历史悠久,素有“京南第一府”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为燕国地。战国时期为燕、赵两国地。秦属巨鹿郡。西汉属幽州涿郡。东汉永元二年(公元90年)改隶冀州河间国。三国魏时属冀州河间郡。西晋属冀州河间国。隋开皇初废河间郡,沿袭北魏仍置瀛州,武垣属之。大业初,置河间县,武垣县并入,并废瀛州恢复河间郡,河间县属之。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隶瀛州。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改隶河间府。 金属河间东路河间府。元属中书省河间路。明属京师河间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后改为津海道)。1928年改属河北省。1936年属河北省河间专员公署。1938年4月隶属冀中行署一专区。翌年春,改隶三专区。1940年改属九专区。1946年,划出河间城厢区署河间市,属冀中行署。翌年5月,撤市归原属。同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河间县属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11月改属天津专区。同年12月,改隶天津市。1961年5月23日,改属沧州专区。1970年,隶属沧州地区。1990年10月18日,河间撤县设市,仍隶属沧州地区。1992年8月沧州地市合并后,隶属省直辖市沧州市代管。 河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东汉张衡曾任河间相,宋代名臣包拯作过知州,汉博士河间人毛苌在诗经村传授《诗经》,使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流传天下。汉武帝钩夫人,唐代大诗人刘长卿、金元医学家刘完素、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著名作家刘流等均居河间。


河间府,地名,现为河间市,地理位置于北京南190公里处,人口,82万,历史悠久,曾建州\府\县\郡\国.

李洛能八大弟子?

车毅斋(1833-1914)

系山西省太谷县桃园堡村人,后移居太谷县贾家堡。早年,在太谷富户武福蛮家当车夫,曾保镖护院,约1856年,李洛能先生(世称李老农)在太谷一绅士孟綍如家保镖护院。车先生知李洛能精形意拳,咸丰六年(1856年)经友人介绍,拜李洛能先生为师。

自得名师指教后,昼夜发奋苦练二十余年,形意拳造诣炉火纯青。每与人相较无不随心所欲、手到成功,为李洛能先生最得意门徒,为武林同辈中佼佼者。从《车君毅斋纪念碑记》和有关车的资料看:车毅斋的老师有王长乐、李洛能、戴文雄;若论拳术,老农甚。李洛能忙于走镖之时,曾托师兄戴文雄带教三年,尔后再亲授车毅斋,毅斋得老农之术尤精。(车毅斋形意有戴家心意味道,独具一格)

郭云深(1820-1900)

直隶深县马庄人,家不富足,力食四方,兼访名师,闻刘晓兰先生名气,便访至易州西陵,也拜孙亭立先生为师练八极拳,住在刘晓兰先生处,这样刘晓兰先生与郭云深先生成了八极拳门中的“谱兄弟”。孙亭立先生见郭云深学拳已成,便让他也去山西李老能那里学形意拳。1842年郭云深到山西太谷以同乡之关系拜见李老能先生,说明来意,并将八极拳中的刚猛猴拳和梨花大枪演示给李老能先生看。

李先生见郭云深所练手法灵速、气势严整而神气活妙,遂收为弟子。当时李老能以租种菜园为生计,郭云深帮助灌田、耕耘,一应事情非常勤快,深得老能先生的喜爱,便倾囊相授,郭十二年后(34岁)艺成。咸丰年间(1851-1861),郭云深在京师任清宗室载纯、载廉的武师。光绪二年(1876年)李洛能去世后,郭云深即到山西拜访师弟车毅斋切磋交流。

贺运亨(1850-1924)

形意拳名师,李洛能门下八大弟子之一。贺运亨早年学成弓力拳(公议拳),后与李广亨同拜神拳李洛能为师,艺成后曾为晋商曹家的护院拳师,贺运亨腿功出众,人称「铁腿」。后世传人兼学弓力拳,据说晋中太谷、榆次、太原一带仍有传人。

刘奇兰(1819-1889)

河北深县人,是当时城内著名绅士,其祖上乃书香门弟,颇有家财,刘自幼方读诗书,通文墨,亦酷爱武术,精通多种拳术,1845年拜师李洛能学形意拳。后将李飞羽师请入家中任教,深感武学精奥,又刻苦研习数年,功臻大成,且造诣颇深。

刘晓兰(1819-1906)

直隶河间府南里店村(今河北省任丘市南里店村)人,自幼喜好拳术,学过多种拳法,尤喜实战,八极拳最为精纯,其根底最为深厚,当时名闻遐迩。1840年,经商至山西遇李老能先生,李老能系直隶深县人氏近乡人也,二人一谈非常投机投缘。经试技,刘晓兰觉得形意拳灵动多变、神妙莫测,遂拜李洛能先生为师习形意拳,经十几年研炼得以大成,为李老能先生“八大弟子”之一。

宋世荣(1849-1927)

京兆宛平人(今北京大兴县),祖籍金陵(今南京)。宋世荣赋性慷慨,急公好义,有古侠士之风,自幼好学,喜读书,为人多才多艺,对于诸子百家无不涉猎。同治四年(1865年)他随父迁居山西省太谷县,在山西太谷开设钟表铺。其时,武林尊宿、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先生受晋商巨户孟家之聘居于太谷,闻李能然先生拳术高超,名冠当时,托人引见,拜为门下,从学形意拳术。

自受教后,昼夜勤苦习练,迄不间断。宋世荣随李洛能先生奔走南北,十年艺成,尽得其传。宋世荣二十四岁时(1873年随师李洛能在河北),结识了燕都刘晓棠先生,得到武学秘籍《内功四经》。由于他刻苦练功,精心研究,反复揣摩,因此他对形意拳术之精义,造诣很深,终于掌握了形意拳术之真谛。特别是对于内劲功夫的研究,更为突出。

宋世德 (1857-1921)

字辅仁,别号云鹤,大兴(今北京)人,宋氏形意拳宗师宋世荣之弟,与兄长宋世荣同为李洛能门下八大弟子之一。宋世德少时与兄长随父宋永禄迁居山西太谷,学习钟表技术,后与兄长宋世荣同拜神拳李洛能学习形意拳,艺成后人称宋世德为“二宋”。宋世德性孤僻、寡言语,喜欢到清静的地方练拳,不让外人观看。四十余岁出家为僧,手提铁铲杖,独自一人游历,曾东至朝鲜,西至俄罗斯。晚年回太谷,住在附近普慈寺大佛殿东侧配殿内终。

李广亨(1845-1929)

山西省榆次东赵乡上戈村人。李广亨先生在十五岁(1860年)时,因家境贫寒,经亲友介绍独自一人离家到太谷县城谋生做事,先在一家商号内担任小伙计。广亨先生自幼聪慧,闲余时喜欢拳术,后经商号柜上的老板介绍,咸丰十一年(1861年),随太谷城内孟綍如绅士家中护院的形意拳一代宗师李洛能先生学习形意拳术。拜李洛能先生为师后,他练功刻苦,不久即以武功引起武林界的注意,他常伴李洛能先生出外进行交流技艺,以武会友,以武功精深,闻名形意拳界。艺成后,太谷的商贾富户争相聘请他担任镖师。

广亨先生是清末民初中国形意拳界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武术界称之为“试金石”。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