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庆的采访特写作文加提纲?
10月6日的下午,我们来到了鲁迅公园,在小主人报王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初级班小朋友进行半小时的采访。这次的采访主题是:陪孩子写作业的那些事,老师要求我们至少采访三名公园路人。
听好老师的要求后,我拿出采访稿,开始准备寻找路人,放眼望去,周边都是我们班级小朋友正在进行采访。我只好再往前走寻找其他路人,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草坪,正好碰到一位阿姨和哥哥在打羽毛球。我决定找这位阿姨作为我采访的第一个对象。
我走到阿姨身边,对阿姨说:“您好!我是小主人报虹口站小记者,今天我们进行国庆社会大采访,请问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的吗?”阿姨很开心的说:“可以。”我按采访稿的.要求,问了四个问题,并做好阿姨回答的记录。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采访经验,我很快在附近又找到了两位阿姨作为我采访的对象。完成了老师的采访要求。通过这次采访,我了解到我采记的几位都要要陪小孩子作做业的,并且也有对小朋友大吼的。高年级的小朋友都不用家长陪他们做作业了。
我现在读二年级,通过这次的采访,我自己暗下决心,等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就不用爸爸妈妈陪着我做作业了,自己的作业,自己独立完成。
国庆采访作文2
金秋十月,桂树飘香。我们来到了鲁迅公园。那里人流如潮,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妈妈拿起相机给孩子拍照,有年长的爷爷奶奶们在聊天,好似一副美丽秋画。
我穿着红马甲,带着记者牌,拿起纸和笔,做了充分的准备开始我今天的大采访。我一共采访了四个人,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位大姐姐。此时她正聚精会神地在跳绳。我找了一个机会跑到姐姐面前问:姐姐,能留点时间给我做个采访吗? 哇,小记者啊!嘻嘻,当然可以。姐姐微笑着说到。我问:你家长陪读是好还是坏?姐姐略有所思:嗯我觉得吧,一二年级的时候是需要家长陪同的,因为那时的我没有自控能力和自律性,需要家长的及时督促与提醒。在低年级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也是很重要的,现在的我就不需要爸妈的陪伴,自己都可以独立完成啦!几个问题下来,我们聊得特别好,特别开心。
回到家,对于今天的话题我总结出,低年级的小朋友是需要家长陪读的,在我们还没完全进入学习状态之前,家长从旁可以起到提醒与督促的作用,慢慢等我们长大,好习惯养成了,也有了自控能力,我们就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爸爸妈妈也可以轻松了。
国庆采访作文3
10月6日下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小主人报的小记者们来到鲁迅公园进行采访。主题是“陪孩子写作业的那些事儿”。
我和另外3个男生组成一组,我被老师选为组长,带领大家进行采访。作为组长,我要身先士卒,第一个进行采访,给其他小朋友们作榜样。我总共采访了5位叔叔阿姨。他们的孩子都已经读书了,最小的已经是小学一年级了,最大的是初中。
有一位阿姨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其他叔叔阿姨都觉得有必要陪孩子做作业。只有她觉得没有必要陪同。她觉得做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应该过多的干涉。应该让孩子自己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样以后孩子才能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自主,主动学习。当然不陪孩子写作业,也就不会怒吼孩子,孩子也会觉得学习很美好。
采访结束后,妈妈问我,如果采访到我自己,我会怎么回答。其实我内心还是觉得家长不应该陪孩子写作业。因为我的妈妈陪我做作业的时候也会对我怒吼,我会很难过。
这次采访很有趣,因为是和我们小朋友相关的主题,我觉得非常感同身受。
鲁迅与藤野先生见面时,采访。的作文?
在一间简朴的会客厅,我见到了已90 高龄的藤野先生。
一见面,我开门见山:“尊敬的藤野先生,在鲁迅先生的回忆散文里,对你有所了解,当初您在和鲁迅分手时,好像想说什么,您到底想说什么呢?”藤野先生捋了捋白发,“我已久暗地了解了树人君的想法,为他骄傲,爱国无罪,救国高尚,我坚信他会取得成功的。” 我很惊讶老人的记忆力如此之佳,急切地问道:“您这次来中国的突出印象是什么?”老人兴奋地 说:“中国不再是百年前的弱国了,经济发达,人们富足,可谓国富民强,真是难以想象啊!”“有人说,中日之间百年一战,您对这个说法有何评论?”听到这里,老人激动起来,“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日本总是有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妄想挑起战争,但是他们的企图是不会得逞的,两国 人们爱好和平的心愿是不变的。”我请老人题词,老人欣慰地 拿起毛笔,笔走龙蛇,一挥而就,“中华扶桑世谊长存”。
新闻报道作文?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用吻舐吸花蜜,采完一朵接着再采另一朵花。蜜蜂每次采蜜,往往要采成百上千朵花才能把蜜囊装满。花蜜主要是植物分泌的甜性物质,约含有60%-80%的水分,蜜蜂把花蜜酿成蜂蜜,需要经过蜜蜂反复的酝酿、唾液的转化、酶的促进,并且排除其中过多水分后方可称为蜂蜜。
写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也如蜜蜂酝蜜一样,要经历“采”、“酝”、“排”三个过程:
采:就是深入采访,大量掌握第一手资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采访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写新闻报道时,要到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一线,多采访人、多从不同侧面、不同渠道占有素材;不但要“身入”,还要“心入”,见微知著,顺藤摸瓜,用灵敏“新闻鼻”,更深层次去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去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眼”。
酝:就是运笔过程,指文章构思。写新闻报道时要谋篇布局,做到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由于新闻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它讲求一定的文采,又要以从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叙事突出动感、描绘富有美感、修辞强调实感。
“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新闻讲求快、讲求时效。在“采”和“酝”过程中要做到自然衔接、做到“倚马可待”。要在采访技巧上下一番功夫,练就一种边收集材料、边整理材料、边思考写作主题、边列出写作提纲的本领。
排:就是排除水分和化繁为简。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用事实说话,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可夸张或随意涅造;简炼,是新闻语言一个特征。法国《红与黑》的作者斯汤达说,“我认为写作只有一个规则:思路清晰,文字简练。字用得越少越好,能用一个字表达,不用两个字;能删除的字,一定要删除;在写作时要说短话,写短句。
不用过剩的抒情句,不用过多的形容词,不用不恰当的比喻和警句;在结构上,要强调简捷直叙,少曲折迂回,尤其忌讳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
普利策说过一句名言“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我们在写新闻报道时要腿勤、脑勤、手勤、嘴勤。
只要肯似蜜蜂勤,干土硬石也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