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寄宿制学校的利弊(寄宿制学校成普遍现象,这对孩子有何利弊) 2024-08-29 21:05:12 0 0 一、孩子住校的利弊让孩子住校到底好不好,有关争议在教育界一直存在。我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住校生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学习压力大、竞争性强,容易导致抑郁、焦虑等不健康心理因素。他们中心理异常的人数明显高于走读生。老师分析说,住校生每周回家一次,与父母的沟通十分有限,一旦群体中出现早恋、厌学、小团体等现象,就极易受到影响。男生小力说:“我怕周末回家,本来学习压力就够大的,每次回去,父母除了塞给我好吃的,就是没完没了地问‘学习怎么样’,真是添堵、心烦!”男生小盛说:“我爸因为生意忙应酬多,一个学期才接我回家一次,他的事业的确很成功,但我和老爸没有共同语言。”朱老师介绍说,不少学生反映,他们难得回家,家长就把他们当作客人,买好吃的,穿漂亮的,但心理沟通却很少,他们有话也不愿对家长说,宁可对电脑说。五天受教抵不过两天放养记者也碰到一些后悔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的家长,刘超就是其中一位。孩子住校两年多后,刘超发觉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成绩一样,并没有明显提高,反倒是特别爱面子讲虚荣。儿子同学中不少是家里买了车的,刘超陪儿子骑自行车离校门还很远,儿子就嚷着要下车,宁愿走路也不愿被同学看到他是骑自行车来的。刘超下决心将孩子转为走读。杨全新先生也说:“女儿的住校经历可以概括为‘二大于五’,在学校的5天她能按时作息,可是周末一回家这种好习惯就没了,蒙头一睡就到中午。刚开始住校的时候,老师的‘家校联系卡’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比如说孩子这周的英语口语不错,但单词记得不够熟练,家长回家要多督促孩子背诵单词之类的。时间长了,可能是老师对孩子太熟悉了,反而写不出新东西了,都是流于吃饭怎么样、睡觉怎么样的套话。孩子在校到底表现如何,家长也了解不到太多的细节。”让“玫瑰”悄悄收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寄宿制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住校制度本身无所谓利弊之争,关键在于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加强沟通。她说,实践证明,学校多组织活动把德育培养贯穿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是加强对住校生心理引导的有效办法。现在的孩子个性和自我表现意识增强,如果一味说教,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在这位老师办公室的铁柜里,保存着一个玻璃罐,里面盛满了粉红色的纸鹤。纸鹤上静静躺着一张纸条。这是一个女生向男生表白心迹的“信物”。该老师帮这个男孩保管玻璃罐已经一年多了,连盖子都没打开过,更没有看过那张纸条的内容。她提醒自己,要克制好奇心,保护孩子的隐私,这是获得他们信任的关键。在谈到住校生是否更容易成为早恋的“高发群”时,该老师承认,住校生的确容易擦出火花,但老师也有约束他们的办法。比如在教室里轮换学生的座位、定期轮换学生干部等,避免男女同学在长期搭档中产生感情而影响学习。其实青春期的好感往往是朦胧而短暂的,如果老师经常用丰富的活动和变换的外环境巧妙加以引导,学生心中开放的“玫瑰”就会悄悄地自然收拢。三方沟通最重要宋城华美学校的朱老师认为,家长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职责很大程度上转移到校方,家长的确是轻松了许多。但是华美学校的住校生好几周才回家一次,与父母的沟通有限,所以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加强交流十分重要。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尽量抽出时间,向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孩子回家的时候,也不要只顾着给他吃好穿好,要淡化家长的权威意识,听听孩子内心的快乐和烦恼。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及品德培养是无法替代的。独生子女外表个性早熟,内心却常感到孤独和渴望帮助。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情绪或心理上的微妙起伏,应及时疏导,不要说教式地训孩子,最好是给孩子列出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案,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减压方法。一些专家建议,寄宿制学校可多开设有关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的心理学讲座,多创设能让学生融入团队生活的情境和机会。二、如何看待小学阶段学生寄宿对学生成长的利弊作为一个已经住校12年的小孩,我觉得自己可以现身说法一下。先介绍一下背景。我今年21岁,从半岁断奶到上小学之前,周一到周五我住在外婆家,周末回父母家;6岁上了一所贵族小学,寄宿制,初中高中也是寄宿制学校,大学离开了成都在北京念书。另外,小学4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异,现在有一个4岁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我的性格有一些问题,不能确切地说哪些是寄宿造成的,就我能感受到的来讲,从小寄宿大概有这么几条影响:1.跟父母的不亲密感。从初中到大学我周围都有很多同学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或者是日常地给父母打电话,而聊天内容在我听来实在是无聊透顶,完全没有打电话的必要,所以我觉得这些同学都是奇葩。我如果没有必要(比如有东西忘在家里必须要用)是不会主动联系父母的。然而后来发现可能我才是奇葩的那一个……也许大多数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是会想要告诉父母寻求安慰的吧,但我从来没有这种想法。跟父母撒娇这种事我绝对做不出来,真的难以想象啊……如果父母拒绝了我的要求,我会知趣地再也不提。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也不想回家,不是有什么排斥的情绪,只是单纯地觉得没有必要,我不知道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谁也不会因为见不到谁而难过。如果说这是一种你们需要的孩子的独立,寄宿学校也许是成功的。这种疏离感当然并不意味着没有亲情,我爱我的父母,我也知道他们爱我。2.自卑、多疑小时候我成绩很好,但情商不太高,比较张扬,也有些小气,所以有受过同学的排挤和孤立,在评选班干部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投我,分组的时候往往是和另外的被排挤者落在最后凑成一个组。所以我不参加任何可能会表现出自己不受欢迎的活动,自卑伴随了我很多年。我记得初中的时候,因为每次计算机课我都交了作业(这样的人全班一共就3个)所以第二学期计算机老师把我们三个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我们有资格竞选课代表。然后我举手,很帅气地,告诉老师,我弃权。我故意装得很帅气,很不屑于此,只是怕一会儿发现自己是如此不受欢迎,没有人支持我,没有人喜欢我。整个初中,我给同学的印象是游离的。后来渐渐地,因为会伪装,我的人缘没有那么差了,到高中也有了一些认为我很有魅力的朋友,但我内心是很不自信的,我觉得他们看见的优秀的我是假的。再后来我变得不在乎他人的评价,也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我,不知道这是好是坏。小学的时候班上的女生喜欢拉帮结派,而且局势瞬息万变,我可能眼力劲儿不够,总是站不到正确的队伍,最后才搞得自己一个人被孤立。现在想想,不是站队问题,而是我太懦弱,总是在想要站在谁那边,而不是明确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小孩子的世界也是一样的。我眼看着同一宿舍分成两派时,我们这边的大姐把另外一个人的牙刷拿去刷厕所,然后在那个人刷牙的时候说出来嘲笑她;把宿舍飞舞的飞蛾蜘蛛打死然后塞进别人的被子里……然后在我自己被孤立的时候,她们吃光了我放在宿管阿姨那里的成长快乐,而宿管阿姨不闻不问;偷吃别人的巧克力然后把糖纸放到我床单下诬陷我;冬天妈妈给我织的手套围巾被他们从楼上丢下去,第二天经过那篇草坪,我告诉生活老师,老师为了维持队伍整齐,不让我去捡……我家里那时没什么钱,那瓶成长快乐我求了好久妈妈才给我买;哈哈,穷也正成为了我偷吃别人巧克力的完美理由;我那时候还是很想妈妈的,妈妈织的围巾手套还没用过就被扔掉,我觉得心里火辣辣的愧疚。老师和阿姨是帮凶,大人是不会帮助你的。我对于人民教师的一切美好幻想都粉碎于我的小学,我知道老师也是人,欺软怕硬,贪婪而又丑恶。我学会了虚与委蛇,绝对不让别人知道我的弱点,否则他们一定会加以利用,捅刀加撒盐。3.体制化上大学以后没有人强制规定我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几点吃饭,我觉得很难受。于是我昼夜颠倒,暴饮暴食,没有一张时间作息表来约束我,我觉得很空虚。)像一个抖M……我甚至羡慕监狱里的生活——有规律的生活,多么美好啊。看到一张时间表,我会觉得兴奋。而我自己的计划一旦被打乱我就立刻陷入绝望之中,有点强迫倾向,会觉得这一整天都毁掉了,我什么也不能做了。也许是我自己适应不良,这种对时间规划的偏好如果利用得好应该会是一大优点吧。我说的都是不良影响,但并不代表我觉得走读就一定比寄宿好,教育的影响环节太多,父母的每个选择都没有错,不要把自己的失败归于童年,更不要去责怪父母,这些事情本来没有什么对错可言,就连孰优孰劣也很难说,只是自己的经历似乎比较典型,也就随便说说感受而已。三、寄宿制学校成普遍现象,这对孩子有何利弊其实目前社会当中的寄宿制学校,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有好处也是有坏处的,这就要求每一个家长在社会当中要有自己的一定判断,这种判断必须要基于对于孩子的全面了解之中的,如果对于孩子不了解的话,只是进行下结论是非常过早的。孩子的生活能够独立我认为对孩子最大的一个影响就是让孩子能够学会独立,因为孩子在自己一个人的生活过程当中能够做好自己的规划,而且必须要对自己的所有生活负责任,只有一个人生活才能够带来一个巨大的改变,只有一个人面对生活才能够获得成长。对于家庭的依赖会逐渐的减少我认为对于孩子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在生活当中减少对家庭的依赖,因为在学校里面是没有家长的帮助的,解决任何的问题都必须要靠自己,所以对其他人的依赖会逐渐的减少,从而养成一个独立的性格。父母对于孩子的监督将不会存在但是还是有一个问题存在的就是孩子已经脱离了父母而进行独自生活,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是不可能监督到孩子的任何行为的,所以孩子缺乏了自律能力的话,会形成一个非常坏的结果。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其实大家也可以看到,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有好处也是有坏处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家长必须要对孩子进行权衡,再权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到孩子综合方面的影响因素,才能够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任,其实我认为孩子在寄宿制学校里面读书还是比较不错的,能够让孩子养成一个独立的性格,而且在之后的成长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这也是人生当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