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初中改革政策
北京初中改革政策如下:
1、学制与考试科目改革。北京初中将实行3+3+1的学制,即3年初中、3年高中和1年选修。其中,初中学段分为3个学期,分别为初一、初二和初三;高中学段分为3个学期,分别为高一、高二和高三。
在考试科目方面,中考总分为580分,其中语数外物化、体育与健康共5科,每科满分100分;政史地生、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共6科,每科满分100分;考试成绩以原始成绩和标准分数呈现。
2、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北京将通过实施学区制、集团化办学等措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具体来说,各区县将按照城乡、区域、校际发展不平衡和校有特色原则,统筹安排对口支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等政策,整合各方资源,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3、中考改革。中考改革是北京初中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考将实行全科开考、选科报考的考试模式,即所有科目都要参加考试,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参加考试。同时,中考还将实行分段录取的招生政策,即不同层次的学校将根据不同的招生计划和招生比例进行录取,避免了单一录取分数线所带来的弊端。
初中阶段的注意事项:
1、学习方法的调整
初中知识和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学科增多,内容深化,因此,学习方法上需要更加科学和合理。要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掌握好每天的学习时间,做到高效学习和适量休息的平衡。此外,要学会正确对待课本和参考书,课本是基础,参考书是辅助。要学会做好课堂笔记,及时记录下老师讲的重点和难点。
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学习不再是小学时期老师全方位指导的学习模式,老师更多地是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因此,学生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自己安排学习计划、自己完成作业、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同时,要学会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3、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同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更要学会正确看待失败和挫折,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
二、上海初中学校排名是怎样的
上海初中学校排名如下:
第一梯队:
市北初级中学
静教院附属学校
市西初级中学
华育中学(民办)
西南模范(民办)
世外中学知渣(民办)
第二梯队:
杨波中学(民办)
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
上外静安外国语中学(民办)
田家炳中学(民办)
位育初中
徐教院附校
徐汇中学
南模初中
第三梯队:
育才初级中学
时代中学
上海市第一中学
民立中学
五四中学
中国中学
市二中学
市四
田林三中
园南中学
部分初中简介:
1、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
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成立于1996年,是上海市首批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实验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高水平运动(二线女排)学校,上海市民族精神教育示范校。学校秉持“张扬个性、创建品牌、播撒快乐、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这是市北初级中学全体教师们共同努力的理想。
2、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简称静教院附校,是一所面向上海市招生,并能接纳外籍学生的九年一贯制公立转制学校。自1999年5月起,由静安区教育学院承办。学校依托区教院的优质教育资源,遵循“按最佳发展期设课,创最近发展区教学”的办学理念,坚定地走改革之路,在课程与教学领域进行整体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
三、2022届小升初改革最新方案
16日,成都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小学毕业生初中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相比往年,今年成都小升初政策有较大调整。其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在保障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学生均有一个公办初中学位基础上,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民办学校的招生,实现了小升初的“公民办同步”招生,同时,民办初中学校将拿出成都市本地生招生计划的30%,来进行随机派位。对于家长来说,这样的调整意味着孩子在小升初时,对于读公办校还是民办校,将多了一重选择的机会。
此外,随着去年成都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中心城区范围扩大,也就意味着,今年小升初具有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区、温江区、郫都区、新都区户籍以及已在这些区域就读的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也可报名参与成都四七九“三校四区”和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的随机派位。另外,具有郊区新城户籍及已在郊区新城就读的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报名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
政策解读
今年小升初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原则是什么?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积极稳妥推进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及《四川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成都市教育局结合本市实际,以“以县为主”、“公民办同步”、“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积极调整小升初办法,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
《通知》中提到的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范围是哪些?
根据成都市发展需要,2017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对成都市城市空间布局进行了调整,中心城区调整为成都天府新区(指纳入中心城区招生入学范围的区域)、成都高新区(不含成都天府空港国际新城,该新城暂时纳入简阳市统一管理)、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区、温江区、郫都区、新都区。
其余9区(市)县为郊区新城,包括:都江堰市、邛崃市、崇州市、彭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简阳市。
关于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怎样理解?
政府保障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学生均有一个公办初中学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民办学校的招生。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也即调整小升初学位确定办法,民办初中学校随机派位、自主招生等工作与公办初中学校学位确定同时开展。
民办学校招生中的成都市本地生与外地生如何划分?
成都市本地生包括:学籍在成都市22个区(市)县的小学毕业生;在成都市外小学就读、需回成都市就读初中、已进行了信息采集的成都市户籍小学毕业生。
外地生包括:学籍及户籍均在成都市22个区(市)县以外的小学毕业生。
简阳市小升初相关工作如何开展?
,简阳市小升初纳入全市统一网上信息采集。同时,简阳市将完善和规范小升初办法,实现与国家、省、市相关要求一致,在简阳市就读、户籍在简阳市以外的成都其他区(市)县的小学毕业生须回其户籍所在地入学。
小升初政策家长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和咨询?
小升初政策将通过官方网站、媒体、家长会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将通过在教育局门户网站、校园网、校门外发布公告等多种形式,将每所初中学校办学条件、划片范围、招生计划、办理程序和入学结果以及工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信访接待地址等相关政策和重要信息向社会公布。学生和家长也可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咨询、了解。
4月19日至28日
进行小学毕业生信息采集
成都小升初基础信息全部通过网上采集,在成都市小学就读的所有小学毕业生须于4月19日至28日,登录小升初网络应用服务平台(访问网址:www.cdzk.org,点击“小升初网络应用服务平台”),注册小升初网络应用通行证,进入毕业信息采集系统完成个人信息的核实和修改。
1、在本市就读、户籍与就读小学不在同一区(市)县的成都市户籍小学毕业生
须于毕业信息采集前,向就读小学提供相关材料,由就读小学按学生户籍进行材料汇总和统一转交,由户籍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在户籍所在地小升初。
2、在成都市外小学就读、回成都市就读初中的成都市户籍小学毕业生
须于4月19日至28日持户口簿和学籍证明材料(学籍证明材料原则上应有准确的国网学籍号),到户籍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进行信息采集。
3、就读小学及户籍均不在成都市、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条件,需在成都市升学的小学毕业生不参加4月份组织的网上信息采集。其信息采集相关事宜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资格审核结束后,由居住证(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排落实。
成都
小升初日程安排
4月
19-28日
小学毕业生信息采集
5月
2-31日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办理入学申请
18日后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民办初中学校公布招生信息(招生方案、招生简章、《成都市民办学校初中招生信息公示表》和《民办学校初中招生承诺书》等)
6月
4-12日
民办初中学校网上报名
13日
网上公布学生报名流水号和公办初中学校升学对应区域
15日
小学毕业考试
17-20日
艺体特长生网上报名
23-26日
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成都市第十一中学校(女子实验学校)网上报名
7月
1日前
郊区新城公布公办初中学校划片范围及入学计划
3日
石室中学(北湖校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成都市第十一中学校(女子实验学校)随机派位确定学位;民办初中学校随机派位
14日
中心城区公布所属公办初中学校划片范围及入学计划;郊区新城公办初中学校完成学位确定
16日
中心城区公办初中学校划片或划片随机派位确定学位
17-18日
家长网上确认最终学位确定结果
20-23日
学生按初中学校安排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