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学校存在的问题_初中美术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美术怎么教?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懂得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图像从视觉上、意识上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自然美的教育。当前一些学校多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往往忽视了美术教育,有的学校虚设甚至不开设美术课。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我认为应该从课堂抓起,注重培养其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美术教育是提高学生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引导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选择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加以正确引导,才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爱好与兴趣,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性 目前由于农村美术教学条件差的局限性,赋予学生美术实践课较少,美术课学习体验性方式不够丰富。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注重美术教育的艺术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灵活教学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体验生活,欣赏大自然艺术和天工之美,让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既具独立性又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通过体验性学习,矫正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厌恶情绪。

三、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过程,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过程。学生是学习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给学生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学客体成了一对矛盾。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具有浓厚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美术教学活动。

如我在“让我的飞机上蓝天”美术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引导学生憧憬长大后驾驶飞机上蓝天的美好向往,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充分利用收录机播放飞机飞行声音,吸引学生,给学生创设轻松的良好教学环境,让学生亲自体验制作飞机模型,让自己的作品在空中飞翔。在和谐的体验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获得很大的学习的乐趣,还收获了制作飞机模型过程的成功与喜悦,

四、学练结合,增强主体意识。 初中美术欣赏课不能仅停留在欣赏作品上,也需要在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独立进行设计,学、练结合,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尽情发挥聪明才智。

在美术教学中,我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学生根据我所讲的要点自由去发挥。在一次课堂练习里,我让学生自选画同班同学素描。同学们情绪高涨,他们用不同的绘画工具、不同的描绘方法,显得非常认真。有的笔法虽然很稚嫩,但能抓住对象的特点;有的对人物素描很细腻;有的写生十分夸张……美术课堂上十分活跃,因为整个过程都是学生独立自主、主动积极完成的。

美术作为空间艺术,它主要是通过色彩和形体等视觉因素来传递给人,因此具有直观性,这比起数理化、语言文字等理性、抽象的学科更容易激发人的学习兴趣,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美术,美术教育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美术素质,必须要打破传统“以教为主”的注入式模式,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以学为主”互动式教育,积极开拓学生思路去主动探索知识,增强自主能力与创新意识,才能收到更好的美术教育效果。

如何上好初中阶段美术欣赏课?

摘要:美术欣赏课是中学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美术对人的综合素养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愈发显著。尤其是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分析、讨论、评述、理解与鉴赏美术作品以及审美对象的思想性、艺术性、审美价值和作用,从而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体验,提高审美能力。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美术教学经验,针对中学美术教育的教学现状,对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做出了探索,力图为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提出有价值的思路和途径。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美术欣赏课是科学的、严谨的,但也有些枯燥。如果按教科书照本宣读或用幻灯片走马灯式的演示,会导致学生上课无精打采。如果在课堂上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地介绍,那么学生对作品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的了解就很少,这就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如果教师再讲得不透彻不生动,学生就会反感厌学,从而使美术欣赏课失去意义,形同虚设。长此以往,就丧失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也就偏离了美术欣赏教学的宗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一定的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针对教材内容广泛搜集材料为了上好一节美术欣赏课,让这一节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不仅要备好课,写好教案,还要通过网络、书籍等其他渠道搜集与这课有关的很多资料。比如在上《清明上河图》这一课时,我就搜集了与这幅作品有关的所有资料。我首先在网上搜寻到了《清明上河图》全画的Flash,在课堂上播放Flash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磅礴的气势,领略作品的美。另外,我还搜集了与《清明上河图》有关的文字资料:作者简介、北宋的经济状况(也就是作品的历史背景)、风俗画的特点和定义、《清明上河图》的技法、《清明上河图》与西方绘画的区别、《清明上河图》的价值等等。只有这样,一节美术欣赏课才会生动有趣,才会让学生在欣赏一幅作品的同时,在不经意中学到很多的其他知识。当然,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都不同,所以每一节欣赏课备课、授课的侧重点也不同。有的作品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则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则侧重于造型和材质的表现力,有的则侧重于技法的表现……无论作品如何变化,最重要的是要找出作品的重点、美点,并根据此来设计教学。二、将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新课程实践表明,在欣赏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在美术课堂中为学生创造发挥自主、探究意识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讲解的教学方式。如在欣赏《在激流中前进》这幅油画时,学生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船工们冒着生命危险与黄河浊浪拼博的场景,但对黄河船工们在劳动中表现出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却不易明白。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通过讲解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联想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得以发展壮大。在欣赏教学中,学生虽然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面对古今中外,各种艺术门类,各种艺术流派的艺术特色及作者,知之甚少。特别是对于抽象艺术,学生更不知从何欣赏,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如《哭泣的女人》这幅画,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来剖析这幅画,根本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教师从立体派画家的造型特色以及色彩结构的设计等方面加以补充讲解,让学生明确画家通过抽象的表现形式,以及独特的画面构成载体,来反映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思想意识。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不要轻易摒弃直接讲解的教学方式,只有二者结合,教学效果才会突出。三、注重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美术欣赏教学要实现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其关键的一点是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美术作品欣赏的热情。而实际上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或多或少都可以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做的就是创建一个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敢说、想说。即使学生的欣赏结果不是很全面,或者与权威的评价相比存在偏差,教师也要给予鼓励与赞美,教师要让学生放下思想负担,自由发表言论。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方向,给以引导,师生在共同参与、平等切磋的过程中,完成教学活动。当然,这一切都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包括情境设计、问题设计等。四、在比较中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事物往往是在比较中给人以透彻的认识与深刻的印象,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更是如此。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的作品,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例如让学生欣赏用多媒体技术改变画面布局后的齐白石作品《荷花蝌蚪图》,并与原作比较,让学生理解作品构图对表现内容(意境)的作用。再和以表现荷花、水景为主要内容的莫奈的油画作品《荷花》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特点。或引导学生自主赏析齐白石的另外一幅作品《却教蜂蝶为花忙》,并作欣赏评述,从而完成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由感受到理解再到实践运用的具体欣赏教学。

初中毕业后去读艺术学校好吗?

我的一名高三美术生,对于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感受的。记得在我初三毕业的时候,也对这个问题特别纠结,如今我选择美术的道路,有自己做经验可以告诉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美术学校存在的问题_初中美术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