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初中学校真实生活?美国初中上学时间

一、介绍几部关于美国中学生生活的片子!!急

1.平民天后/麻雀变明星/莉琪的异想世界

导演:吉姆·弗尔Jim Fall

主演:希拉里·达芙Hilary Duff

雅尼·吉尔曼Yani Gellman

亚当·兰伯格Adam Lamberg

罗伯特·卡兰迪Robert Carradine

类型:青春、喜剧

级别:PG级(温和的主题)

片长:90分钟

发行:沃尔特·迪斯尼电影公司Walt Disney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3年5月2日

官方网站:

评分: 5.3/10(739 votes)

链接: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迪斯尼公司的《麻雀变明星》讲述了极具喜剧天赋、可爱的莉齐-麦圭尔(Lizzie McGuire,希拉里-达夫饰,Hilary Duff)和她的死党“胖墩”戴维-泽弗-戈登(David Zephyr'Gordo' Gordon,亚当-兰伯格饰,Adam Lamberg)、凯特-桑德斯(Kate Sanders,阿什莉-布里尔奥尔特饰,Ashlie Brillault)和伊桑-克拉夫特(Ethan Craft,克莱顿-斯奈德饰,Clayton Snyder)一起背上行囊去意大利旅游,路上他们计划要好好放纵一把。

一到意大利,莉齐-麦圭尔便被人们误认为是意大利流行歌手组合中的伊莎贝拉(Isabella),并开始爱上了保罗(Paolo,耶尼-盖尔曼饰,Yani Gellman),此人是伊莎贝拉的前男友、英俊的意大利流行乐巨星。当莉齐-麦圭尔的父亲山姆(Sam McGuire,罗伯特-卡拉丹饰,Robert Carradine)、母亲乔(Jo McGuire,哈莉-托德饰,Hallie Todd)和那位令人讨厌的弟弟马特(Matt,杰克-托马斯饰,Jake Thomas)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们立即从家里飞了过来。与此同时,莉齐-麦圭尔也从一位笨拙的女生转变成了迷人的流行音乐明星,“胖墩”也想弄清楚他对莉齐的真实感受。一连串突如其来的事情使莉齐-麦圭尔最终明白了友谊的真正含意。迪斯尼公司的这部《麻雀变明星》给传统、热闹的喜剧界带来了一丝新鲜的气息。(

这部现代版的“罗马假日”改编自迪斯尼电视台最受欢迎的电视系列剧《丽兹·麦戈瑞》(Lizzie McGuire),这套剧集于2001年-2002年间播出,共拍了65集,之后迪斯尼就火速将之搬上大银幕,由电视剧里原来的女主角希拉里·杜夫继续扮演电影版的丽兹,影片投资约为1500万美元,分别在罗马和温哥华取景。

今年9月底将满16岁的希拉里·杜夫来自休斯敦,6岁起开始学习芭蕾舞,后来因为接拍了一个电视广告希拉里的兴趣转向了表演,11岁时她在一部直接发行录像带的片子里扮演了一个小女巫,2001年迪斯尼电视台决定开拍电视剧《丽兹·麦戈瑞》,这是一套专门针对年轻女孩推出的情景喜剧,以轻松活泼的手法表现初中女生丽兹·麦戈瑞的生活,和青春期少女的尴尬、笨拙、挫折与痛苦,希拉里幸运地被选中扮演女主角丽兹,电视剧播出后马上受到热烈欢迎,希拉里也在一夜间成了千万美国少女心目中的偶像。

今年有两部希拉里主演的电影推出,她动笔为《丽兹·麦戈瑞》的原声唱片写了一首歌并将亲自演唱,著名的E!online网站把希拉里评为2003年最闪亮的新人之一,小弗莱迪·普林兹甚至专门为希拉里写了一个电影剧本……连串的计划、大好的前途都在向这个面孔甜美的少女展开微笑,让人不得不感叹,青春

2.足球尤物

片长 105 Min

导演安迪·费克曼 Andy Fickman

主演阿曼达·贝尼斯 Amanda Bynes

查宁·塔图姆 Channing Tatum

劳拉·拉姆齐 Laura Ramsey

詹姆斯·柯克 James Kirk

维尼·琼斯 Vinnie Jones

大卫·克劳斯 David Cross

简介

少女薇欧拉(阿曼达·贝尼斯)长相青春可人,笑起来也杀伤力一片,可漂亮的她却是个疯狂足球迷。但该死的学校居然砍掉了女生足球项目,教练也不许薇欧拉进男子队伍,她只能在家闷闷不乐。这时,本该去新学校报到的双胞胎哥哥赛巴斯蒂安却决定离家出走两个星期,去伦敦追求自己的音乐梦。

薇欧拉突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代替身材相似的哥哥报名呢,何况哥哥学校的足球队正是自己以前足球队的最强敌手!足球的吸引力加小小的复仇心态,心动不如行动,造型师一番打扮,薇欧拉果然报名成功!但一切可没她想象的容易,住进男生宿舍的她要保持不穿帮简直太困难了!更让薇欧拉不知所措的是,她居然爱上了英俊室友杜克(钱宁·塔图姆)。

大帅哥一心把她当成知心兄弟,薇欧拉更第一个知晓了杜克喜欢学校最漂亮的奥莉维亚的消息。还以为事情不会更糟,她却发现大美女奥莉维亚喜欢上了有点书呆子气的赛巴斯蒂安,当然,也就是自己!谁让女扮男装的薇欧拉完全符合大美女完美情人的条件——敏感而又善解人意。坏事一箩筐而来,不仅塞巴斯蒂安的前女友莫妮卡来凑热闹,连哥哥赛巴斯蒂安也居然提前回来了,偏偏这傻哥哥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被占用了……

3丹麦电影《小鬼闯埃及》

一家人去埃及旅游,父亲为了误以为小儿子没登机,就下飞机寻找,于是误了航班。剩下的孩子们搭乘飞机到了开罗,没有家长被机场人员扣押,正好碰见了他们家的不太友好的邻居费太太,一番说服后,费太太答应带领这些孩子在开罗度假~~费太太不会游泳~

这个cctv6放过的~~

二、真实的美国高中到底有多艰苦

这篇文章比较客观的反应了美高的真实环境

美国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很多人认为美国教育很“美”,自由、没压力、可以轻松上大学,美国的中学生学业能力没法跟中国中学生相提并论。真的是这样吗?也许我们真的有太多的误解,在当今留学日益低龄化,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个真实的美国中学生活。

8月17日,16岁华裔女孩田田将在上海音乐厅开钢琴独奏音乐会。先后师从钢琴家韦福根、秦川,以及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卡普林斯基(Vedakaplinsky),小小年纪的她,已是第三次在上海开独奏音乐会。

如今琴童很多,能开独奏音乐会的并不多。本以为田田将在音乐的道路上就此发展下去,她却说,“我要去考综合性大学,主修应用数学和音乐双专业。”

钢琴,仅是这个女孩众多特长之一。除此之外,田田是纽约威郡青年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校数学队队长,获得全美英语教师作文大奖、伦斯勒大学数学和科技奖、大纽约地区英文拼字比赛第一名……

与田田的母亲交谈中发现了美国中学教育和中学生活的另一面:学生疯狂学习,每天甚至只睡4个小时;他们课外活动丰富,特长“傍身”;家长们关注教育,90%的家庭不惜重金聘请家教……为了考名牌大学,为了培养孩子,美国家庭拼了。

分层教学从进校那一刻开始

不只中国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他们一年要背超过112磅(约104斤重)的课本;要熬夜,泡图书馆写论文;努力学习,在分班考试中表现突出,进入“提高班”。

纽约近郊的斯卡斯代尔小镇风景如画,这里除了有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的故居、一年一度的斯卡斯代尔汽车公益秀,还有一座知名的公立中学斯卡斯代尔中学(ScarsdaleSchool)。每年,哈佛、耶鲁等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官们会如期而至,到校招生。

2008年,12岁的田田考入音乐名校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预科部,这是为优秀琴童设立的周末学校,不少孩子自此远离了全日制学校,一心为考音乐学院而努力。不过,田田的父母却决定在周一到周五,把她送入斯卡斯代尔中学。这个决定让她得以在数年后目睹美国中学生活的疯狂、压力和快乐,也让她锤炼成既全面发展又有突出专长的人才。

竞争始于开学第一天

2010年,田田进入斯卡斯代尔中学高中部。进校第一天,分班考试!原来,学校将对数学、科学、第二外语等科目实行分层教学,光数学就有五个等级的班,自幼成绩突出的田田每个科目都考上了最高等级。尽管如此,这种分班考试是她始料未及的,倒是她的母亲左贞觉得似曾相识。

“我们总认为美国教育很轻松。老实说,美国的小学教育几乎是让孩子在玩乐中度过的,但到了中学,压力一下子变大。从分班举措看,谁能否认,竞争其实早在孩子上高中前就开始了。”

和许多美国高中类似,斯卡斯代尔中学要求学生必修数学、英语、科学(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历史等。尽管下午3点就放学,但学生要花大量时间完成作业。

有一次,田田花了整整3天完成一份17页纸的小论文。起因是历史老师在课上播放了关于“奴隶制”的三部电影,并据此布置论文:“这三部电影是如何反映美国奴隶制这段历史的?”

中学生写论文要达到什么水准?曾有学生洋洋洒洒地就某一事件写了很多认识,结果被老师痛批。“没有自己的观点,仅仅是材料的堆砌!”

田田的书包总是很重,因为除了六七门学科的教科书,还有其他必读书和选读书。比如,英文老师会让大家精读小说,如果你选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惨了,600多页。

有人曾测算,美国高中生一年要背112磅的课本,约104斤重。有时老师甚至不上课,让学生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写论文。“答案没有正确或错误,只是你得有insights(见地),并且自成逻辑!”田田重复着老师的口头禅,美国教育从小强调批判思维,学生压力巨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死记硬背”。“尽管老师说记时间段就可以,但到了考试时,七八十道选择题,答案都很接近……”见识了SAT2历史科目中大量的选择题,美国学生明白,必须乖乖“背历史”。除了必修课,美国的中学生还须应对大量的选修课。

相较国内课堂,美国的中学给学生提供选课自由度更大。比如二外,就会开设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多个语种,供学生选择。有人就在3年里学了三种不同的语言,目的是为了每学期都得到好成绩语言入门时总是简单的。虽然不是所有人愿意吃苦,但这不妨碍少部分人会连续三年选择艰深的拉丁语。事实上,当大学招生官拿到成绩单时,不仅看“分数”,也看“科目”,看学生是否选择了所在学校最难的课程,是否愿意挑战自己,并获得好成绩。

拼教育美国家庭不输给中国家庭

到了大学申请季,竞争变得隐蔽,但更为骇人。老师会提醒学生,不要互相交流申请学校的信息;有的家长在超市遇见会装作不认识,谁都不想告诉对方,我的孩子报了什么学校,以免引来“同伴竞争”。

今年,田田11年级,进入学校的“荣誉协会”,这是美国中学里的一个特殊组织,只有入学两年各科平均成绩达到全A的学生才能参加。协会有项明文义务,即会员自动成为“学生导师”,为同学义务指导作业。在美国教育中,“服务他人”的意识一再被看得很重。当然,协会不只有义务,也有“权利”。在许多学校,荣誉协会成员即是“名校候选人”。每当名校招生官到校时,会让校方打印一张平均成绩排名在学校前20%-30%的学生名单,而这往往就是荣誉协会名单。

据此,在美国家长圈里,“荣誉协会”是绝对值得一提的谈资。数据显示,由于申请人数增加,常春藤盟校的录取率已经连续多年走低。今年,哈佛收到34302份申请,录取2032名,录取率为5.9%;普林斯顿收到26664份申请,录取率7.9%,皆是两校历年最低水平。

“许多人说,在美国考大学很容易,的确,全美有3000多所大学,几乎可以做到‘全民上大学’。但,如果不是名校毕业,就业依然困难。”左贞有三个女儿,田田是老二,大女儿前年被常春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老三还在读初中。这位新移民敏感地察觉到:为了孩子的前途,美国家庭拼教育的劲头丝毫不输给中国家庭。

在田田的高中,几乎90%的家长都给孩子请了家教。周末,孩子们流连在各大家教培训班。而家教价格不菲,一节课,一小时,得好几百美金。与中国的学生需要应付期中、期末考试不同,美国的考试次数更频繁,并且每次考试成绩,都与“前途”相关。比如,AP课程会在高中高年级时陆续开出,由于课程难度相当于大学一年级课程,通常是“有条件入读”:大部分高中要求学生前两年的平均成绩达到A,甚至A+,才有资格选择AP课程。而这意味着,在前两年的学习中,一次考试失误,就可能让平均成绩从A滑到C,从而与AP课程无缘……

在这种环环相扣的评估体系下,孩子们对每项作业、每次考试都格外看重。“许多美国家长从小就带着孩子去运动,让他们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多年后我才知道,他们是通过运动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吃苦精神。”左贞说。

也有人承受不住压力,去看心理医生。在美国学生中,这很流行,一旦医生认为孩子有注意力障碍,他们的考试时间可以翻倍……学校关于公平原则的考量,也让不少学生通过“表演生病”骗取更多的考试时间,为了更好的学业表现……

求“亮点”疯狂投入课外活动

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但现实是,很多学生每天凌晨一二点睡下,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除了完成作业,他们把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动,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

田田的生活很忙碌,除了周末要去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每天练琴外,她的课余时间被各种活动填满:办校报,采访、写稿;参加网球训练,每周1小时;和同学创建社团,去社区为植树筹款;此外,还有她最喜欢的校数学队训练,在男生居多的数学尖子中,她是难得的女队长。每周放学后,田田都有一两次集中训练,做各种怪题难题,还要外出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田田带领的团队曾夺得当地100多所中学参与的数学比赛第一名。此类校园俱乐部在美国中学里非常流行,主流的俱乐部有辩论队、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校报,数学队等。它们往往采取积点制,俱乐部成员要通过比赛次数和比赛表现积攒“积分”。

通常,校际间比赛比较频繁,但只有攒到相当积分的会员,才有资格代表团队参加州际甚至更高级别的比赛;如果积分一直不足,意味着淘汰。有时候,参加俱乐部或社团的压力甚至超过学业。田田的好朋友参加辩论队,几乎每周都要比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准备材料、反复修改辩词。有的同学参加奥林匹克科学社团,比如开展“基因”研究,这比课堂学业还要艰深百倍。这些课外活动都在下课后,时间至少两小时,进入决赛后花费的时间更多。学生们回家最早是吃晚饭时间,有时是七八点,然后再投入作业。“晚上12点睡觉算早的,凌晨一二点睡觉是常态。”

田田的周围,几乎所有人都过着这样的忙碌生活,而这种氛围,又促使着每个人追求各自的兴趣这是美国中学的文化,当然,也夹杂着美式“高考(微博)指挥棒”效应。数据显示,今年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中,SAT阅读、数学和写作成绩超过700分的申请人分别为14000人、17000人和15000人,另有3800人从所在高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当同学们在成绩上难分胜负时,课外活动成为竞争的又一个战场。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在美国大学申请表上一直有“特长”栏,学生不仅需要列出特长,表格下有“得奖地区:州、全国、世界”的等级提示。如果不是成绩斐然,不算特长,特长必须“与众不同”。特长栏空白的学生,基本不可能被名校录取。

“很多美国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活动,其实是为了发现自己的擅长点,这样一来,他们兴趣爱好很多。但必须承认,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专长,并不容易。”左贞说。田田的数学老师在听完她弹奏时,曾感慨,“看着你的两只手快速地键盘上飞舞,就好像看你在解数学不等式,左右开攻!”数学、音乐是田田的兴趣所在,也是她的“擅长点”,她无疑是少数的“成功学生”。可在这种教育生态下,也有人坚持不了,几近崩溃,“有的同学会跑到老师办公室大哭,但其实他们的成绩也不算很差……”

有人说,正是美国教育的这种特点,让学生发展了许多兴趣,并且在选择专业时会考虑“融会贯通”。也有人看到,美国学生对此感觉压力巨大,嗑药、骗心理医生的伎俩愈演愈烈。在美国学习,没有捷径,无法突击“优秀”,这是个常识。

美国教育很“美”?那是误读!

美国的中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许我们真的有太多误解。最近,一批早期的中国移民家庭开始在网上抨击那些三流写手、短期到访者和交换生构建的“美好中学”图景,并斥之为“不负责任,哗众取宠。”

当留学日益低龄化,我们或许真有必要认识一个真实的美国中学生活。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获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从2001年秋季开始,他花了一学年时间,在加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点”。他在这所学校听课,和学生聊天,采访学生和老师们,还在这个学校教一门论文写作课,甚至也亲自参加考试。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书名叫《梦想的学校》,此书在2003年出版,全书近400页,只有3大章,他在长达188页的第一章用了这样的长标题:“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这本书描述了惠特尼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有人说,惠特尼高中并不代表美国所有高中,惠特尼的高中生也不代表全美高中生。

但是,田田母亲左贞女士一直对我强调:“直到现在,许多人依然在误读美国的中学生活、美国的中学生。事实上,美国有一大批学生刻苦努力,成绩优秀,追求卓越。

中国卓越在分数上,美国卓越在能力上,但都要求卓越!

三、美国初中上学时间

走读生作息时间:小学生早上八点上学,下午两点半放学;初中早上八点四十五上学,下午三点四十五放学;高中早上八点一刻上学,下午三点一刻放学。

美国中学一般8点开15分钟的晨会。晨会后进入一天的正式课程。一般每天要上7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4分钟休息。每天3点到6点为体育运动时间。每天晚饭时间为一个半小时,这是一天中孩子最放松的时间,吃完晚饭,学生可以看看电视,也可以上上网打打游戏。从7点半到9点半,美国中学也会有两个小时的晚自习时间。10点左右,熄灯入睡。

某专家说,从这个典型课表中可以读到一个有趣的细节,美国中学在两堂课之间只有短短四分钟的休息时间,在中国课间休息有10到15分钟。某专家说,美国中学课间四分钟不是给学生上厕所用的,而是给学生从一个教室走到另一个教室用的。

因为美国中学是选课制的,同一年级的学生并没有固定的班级,学生也不上一样的课程,而是可以选择完全不同的学科。因此一下课,学校走道里都是跑向下一节课教室的学生。而学生上厕所,则是在上课的时候想上就可以去上的。

从这个课表反映出来的另外一个信息就是美国中学十分重视学生体育锻炼。某专家介绍,美国学生每天基本上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给学生花在运动场上的。

美国较好的寄宿中学一般都拥有大型的体育设施,如橄榄球场、标准奥林匹克运动场、标准游泳池、室内体育馆等等,少数学校甚至还拥有马场和高尔夫球场。但是,美国中学没有集体的课间操,没有固定的体育课,学生可以参加各式各样的体育项目。学生只要喜欢这个体育项目,即使不是很在行,很出色,也可以照参加不误。

从课表可以看出美国中学对于学生的时间安排是很严格的,并不像我们想象的对课业很放松,寄宿中学的学生一样要参加集体的晚自修课程。因此,就不难理解美国的名牌学校为什么更欢迎来自寄宿学校的学生了。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