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普通学校转入国际学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由于国际学校的盛行,很多家长都想要让孩子就读国际学校,国际教育现在很受欢迎,很多学生都想要从普通学校转入国际学校,转学时需要注意:
转入国际学校的时间:幼转小、小转初、初转高等,三个时间都是可以的,就读国际学校需要很多能力,很多技能,每年春季班和秋季班都会招收不少新生就读。如果将来有明确的出国留学意向的家庭,可以提早将孩子送入国际学校就读。
另外从入学申请的角度来说,转入国际学校的准备时间最好从初一初二开始。因为转入国际学校都需要提前进行入学考试,笔试+面试需要孩子们提前准备。
从体制内初中转入国际学校,中间留一个衔接阶段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提前养成这些英语学习的能力,那么进入国际学校后就要重新学起,更是增加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建议提前就进行规划,确保学生入学后可以顺利跟上课程。
二、上国际学校后学籍怎么处理还可以参加高考吗
读了国际学校后,孩子的学籍怎么办?之后是否还有资格参加国内高考?国际高中一般都是给孩子注册国际学籍,部分双轨制的国际班(国际部)会为孩子保留双学籍。
那么是国内学籍保留比较好,还是注册国际学籍比较好?有的家长怕孩子会不适应国际教育的环境,想转回国内的学校没学籍怎么办。还有的家庭既想参加高考又想申请大学,会关心没有学籍是否能参加高考。
为了解答大家的疑问,接下来就从“学籍介绍”、“国内学籍”、“国际学籍”以及“学籍的影响”四个方面讲起。
学籍介绍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无论在哪里接受教育,学籍都是绕不开的话题,学籍就像是学生的一张身份证,对于学生们来说非常重要。
没有学籍的学生在系统中就不具有这种“学生身份”,从学习信息系统上来看学生是不存在的,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办理与学籍相关的各种管理服务业务,甚至影响升学,而且没有学籍的学生不能以应届生的身份报名参加高考。
在国内学校就读注册国内学籍;国际学校会为学生注册国际学籍;部分国际部会为学生注册双学籍,毕业时可同时获得中外两国政府教育机构分别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
国内学籍
国内学籍就相当于中国学生的身份证,以北京为例,目前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是必须要有学籍的,高中不要求。
国际学籍
在国内就读国际高中,会给学生注册国际学籍。国际学籍由就读的学校或是参加某种国际课程考试的考试局所给颁发,算是学生在国外学校身份法定证明的保障,而且对于大学的申请非常有利。
拥有国际学籍可同时获得相应的国外高中毕业证书的中国学生,能够真正地和海外本土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去申请本土和全球大学,同时能够享受国外母校的升学资源,而且所有材料均由校方准备和提供,不经过任何第三方机构组织,材料的可信度有保证。
中国的学生除了能够与国外本土的学生享受同等的申请优势外,还能享受相同的福利待遇,在总校分校就读的学生获得国际学籍,如果入读总校,可以跟当地学生一样,享受政府给予学校的财政补贴。
相关问题答疑
1、确定走留学路线:
总的来看,如果就读国际学校,孩子拥有国际学籍是比较有利的,在大学申请上更有优势。所以,如果确定了就走留学路线,那大家就不用在意国内学籍。
2、担心孩子不适应:
但有的家长会担心,孩子进入国际学校学习了半年或者一年之后觉得不适应,想要转回国内的学校怎么办?并不是学了国际课程就没有回头路,就是如果家长不确定的话可以为孩子在原来就读的国内学校办理休学一年,这样可以保留学籍,但是只可以一次。
转学完成后,学籍状态不变,在转入学校办理相关手续后变为在校生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处于“休学”状态的学生,须在原就读学校办理复学手续后再办理转学手续,如果想在学习国际课程,参加目标院校的入学测试就好了,前提是学校有插班名额。
但是非常不提倡这种行为,就拿高中来说,转回国内学校还是要从高一开始,多花了一年时间不说,英语是没问题,但是数理化就不一定了,两类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完全不一样,孩子还要在进行适应。
3、高考、留学两手准备:
有的家庭会做两手的准备,同时申请国内和国外的大学,会担心没有学籍不能高考。那就可以为孩子选择双轨制的国际高中。
扩展:《国际学校常识大全》三、公办学校学生转入到国际学校,如何尽快适应
这件事情的确需要谨慎对待,不仅涉及国际学校是否适应的问题,还要考虑将来出国留学是否适应。众所周知一般读国际学校都是为了给将来留学铺路,而国际学校的课程基本上也是与国际高校课程接轨,所以要考虑整套教学体系你是否愿意接受?
而如果对留学这条路比较坚定的话,那眼下国际学校里的那点不适应早晚是可以克服的。
1、语言适应的准备:
刚进国际学校难以适应全英语环境,其中关键的原因并不是孩子的英语基础不好,而是缺乏实际运用能力。
一旦英语实用能力提高,不仅能够轻松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同时可以自信大方的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快速融入学习环境并展现自身优势。所以这个阶段不能盲目补课,要尽量寻找和制造实用英语的使用场景。
2、学术适应的准备:
如果以前从未涉足过国际学校,那么希望你能熟知一点:公立/民办体制内学校与国际学校差别巨大。在进入学校前,应该有学术思维方面的转变,以便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无论是A-Leve、IB还是AP,国际课程与体制内高中课程完全不一样,在入学前深入了解所学的课程体系,提前预习规划,做好转型的准备工作。学生需要慢慢适应西方教学的思维,从应试解题式的学习模式转变为多维探讨型的学习模式,且要慢慢习惯小组讨论、实验、课外活动等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开始A Level课程之前,学生们一般会在二年制的IGCSE、一年制的IGCSE,以及其他Pre-A
Level中学习一种课程作为过渡。因此国际高中是有三年制和四年制的,其区别就在于三年制是上一年IGCSE课程,而四年制则是上完两年完整的IGCSE课程。
一般来说,两年IGCSE开设的科目种类会更多,选课广泛,因为时间相对充裕,学生也可以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一年制的IGCSE时间比较紧张,课程进度也比较快,适合基础好的学生。
先把语言和学术两方面的适应工作做好,后面就会越来越顺利的。
到了高二,还会涉及课外活动、附加考试、竞赛项目等等杂七杂八的事情,但这个时候如果学术和语言的过渡已经完成,那不会觉得负担很重的,一切都会顺理成章。但如果前期的过渡没有做好,那到了忙碌的高二又要准备这个又要准备那个,同时学术成绩还要操心,就难免要手忙脚乱了……
四、私立国际学校校属于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
体制外。体制指的是有关组织形式的制度,限于上下之间有层级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体制内学校通常指由政府直接管理或资助的公立学校,而私立学校则是由私人或非政府组织管理和资助的学校。私立国际学校是一种提供国际教育课程的学校,通常采用国际教育体系,所以私立国际学校属于体制外。
私立国际学校入学条件:3-18岁适龄学生申请;不限制户籍,无论是京籍、非京籍、外籍学生均可以申请报名;申请生需要通过学校自命题的笔试+面试测试,择优录取。
五、现在初中毕业直接读高中的国际部怎么样
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讲是比较重大的选择了,要记得两件事:
1、很多高中国际部(或者民营的国际高中)是没有中国学籍的,也就是说你再也不能以应届高中生身份参加高考;
2、高中国际部上的是境外课程,不再学习国内高中考纲的内容。
如果以上两点都考虑清楚了,那么可以考虑转国际部。
一般来讲,国际高中的所有课程均采用英文授课,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利于提高你的英语水平,可以为今后的留学生活做准备,也让你更容易适应国外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同时,国际高中上的Alevel/IB/AP课程也是申请海外院校必需的学术成绩,这些都需要你在高中阶段就准备起来。而且从事国际高中教学的很多外教可能有些人脉资源,有可能认识国外大学的一些老师或者有可能毕业于你心仪的大学,他们的推荐信就更容易被认可,更有分量。
所以如果你真的已经想清楚了肯定走留学这条路,那么高中转去国际部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不然就需要你一边读体制内的课程,一边准备国际高中的学术成绩(传说中的双轨制),这会非常累,而且除了学术成绩,申请海外院校还需要准备语言成绩(托福/雅思)、课外活动、竞赛成绩、附加考试成绩、文书等等……你衡量一下双轨制你是否能hold住?
最好还是和家人商量一下,最主要的还是确定是否真的走留学路线,这要结合家里的经济状况以及家人的支持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