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校进城办学(农村初中学校进城办学条件)

小学集中初中进城的弊端?

规模化办学就算是最大的弊端!

规模化办学的最大弊端就是导致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让孩子的教育成了家庭的重要负累,孩子或许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但是他们却是以牺牲亲情的关爱为代价的,这样到底值得不值得确实需要我们深思。

当前,农村寄宿制学生的安全问题以及心理问题不得不说正是这种农村规模化办学的外显式不足,这也是急需要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当然,教育需要发展,农村规模化办学已成时代的必然,我们不可能重回老路,但是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却不得不理性的对待,客观地分析,深入地研究,以期克服潜在的弊端,促进其良性的发展。

长春市第72中学招生简章?

学校介绍

长春市第72中学始建于1962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市政府命名的首批18所改制校。2000年与市实验中学初中部联合办学,建立了南校区。2005年8月,长春市教育局对教育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将南校区校舍划归宽城区,由七十二中独立办学。

招生范围

兴业派出所 天波委 孟家桥派出所 天光路委(261-305组) 兴业街派出所 天章街委 兴业街派出所 兴和委(141组-200组)

入学条件

1.入学年龄

凡年满六周岁即2011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可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2.户籍要求

1、父母及儿童本人是长春宽城区户籍。

2、父母在长春宽城区内工作,父母及本人户籍在农村但随父母在长春宽城区内暂住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随父母在长春宽城区内暂住的其他流动人口子女。

学校特色描述

72中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顽强拼搏、自我超越的意志品质得到了上级学校的一致称赞。一届届从七十二中走出去的孩子,在上一级学校、在社会不断传回捷报,更折射出七十二中的一流的办学水平;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百所优秀校”、“吉林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长春市人民满意学校”、“长春市一类一级示范学校”、“长春市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长春市素质教育基地校”、“长春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成为走出去孩子的骄傲,更成为无数小学生梦寐以求的知识殿堂。

农民子弟学校怎么样?

农民子弟学校,是城市为解决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开办的学校,这些学校有公办的也有私立的,但大都经过相关教育部门资质认证过的。

农民子弟学校的出现是中国社会急剧变迁过程中,现行教育体制无法适应社会转型及变迁的必然结果,这类学校在过去及现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了低收入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既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补充”,也是一种“自救”。

农民子弟学校一般位于郊区或者城乡结合部,大部分是外来务工子女的孩子,师资力量一般,公办的民工子弟学校相对来说教师水平高一点,民办的一般教师来源比较杂,不如公办的好。学生的程度普遍差,因为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入学和市区户籍内学生的差距巨大,然而家长却不像农村的家长,对孩子一点也不上心。

因为这些学校“集中在城乡接合部,大多数办学条件简陋,校舍、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确实,由于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流动性较大等原因,部分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不理想。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