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新城公立初中学校,东江新城公立初中学校有哪些

佳兆业东江新城学校怎么样?

关于这个问题,佳兆业东江新城学校是一所位于广东省韶关市的学校。根据公开的信息,该校是一所综合性学校,提供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课程。以下是一些关于该校的评价和特点:

1. 教育质量:佳兆业东江新城学校注重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有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并且拥有较好的教学设施和资源。

2. 课程设置:该校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包括常规学科、美术、音乐、体育等。学校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学生发展: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包括文学社、科技创新社、体育俱乐部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4. 校园环境:佳兆业东江新城学校的校园环境优美,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信息仅为参考,具体的学校情况可能因个人经验和观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您对该校感兴趣,建议您前往学校实地考察,与学校相关人员交流,并结合个人的需求和期望,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龙川一中的面积有多大啊?

  龙川一中新校区经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深圳分院规划设计,建筑面积80150平方米,建筑群包括教学楼(四幢,13500平方米)、办公综合楼(4000平方米)、实验综合楼(二幢,8000平方米)、多功能会议室(750平方米)、艺术馆(4500平方米)、体育馆(含游泳池服务建筑,5400平方米)、青少年活动中心(3500平方米)、学生宿舍(六幢,20000平方米)、食堂(二幢,4000平方米)、教师宿舍(6000平方米)等。  龙川县第一中学,前称龙川县立中学(简称“川中”),创办于1913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优良传统的中学。龙川县第一中学现分为高中部和初中部,初中部位于龙川老隆镇东风路,是川中的老校区,2004年秋迁往位于东江河畔的新城区水贝村新校区,开设高中部,老校区开始重新招收初中生(2000年停招初中)。  为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为解决龙川一中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示范高中存在的瓶颈问题,2005年2月,中共龙川县委九届十次全会作出决定,在新城区征用一块地理位置优越、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创办龙川一中新校区。新校区位于新城区水贝村,东江河畔,占地总面积195685平方米,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新校区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预算总造价约8000万元。目前,县委县政府已投入建设资金2500万元。  学校历史  1913年9月,在废科举、举办新学的浪潮中,“龙川县立中学”正式成立。由督学局长张贞一(化如)任校长,以县府所在地佗城西门山旧考棚、守府署和城隍庙为校舍,按照新学制开设课程,学制四年,并于1914年呈报省政府教育司立案,是广东省最早立案的中学之一。  开办不久,县城土豪劣绅与县知事周德鳌勾结,以所谓“消灭神权,男女同校,有伤风化”等罪名向省署龙济光控告,逼走张化如校长。1915年10月,又以学校占用城隍庙有辱神灵为借口,煽动神棍流氓到学校滋事,殴打师生,致使学校被迫停课。全校师生持续抗争一年之久,终于迫使龙川县公署惩办了暴徒,学校随即复课,并由张镇江先生继任校长。  1925年1月,龙川县立师范学校和龙川县第一高等小学并入本校,设高中师范科并附设高小部和女子小学。1926年,当时龙川县长陈逸川,吸食鸦片,鱼肉百姓,侵吞校款,县人恨之入骨。一中师生自编自演《烟长末日》话剧,揭露陈的罪行,陈恼羞成怒,翌日即派军警逮捕了校长张镇江及师生多人,通缉教务长黄麟书等人,并查封了学校。后来师生派出代表联合留省学生邓鸿芹、黄振汉、张道隆等多人到广州国民教育厅请愿。经过艰苦斗争,陈逸川被撤职,被捕师生获释,学校复课。  1929年9月,学校更名为“龙川县立第一中学”(仍称“川中”),张道隆先生接任校长。1930年10月,高中师范科停止招生,开始招收高中普通班,学制改为三三制。这样,龙川一中便成为东江上游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完全中学。邻近各县,甚至江西省的寻邬,定南等县也有许多学子慕名前来,在校生达五百多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一中学生出于爱国义愤,曾罢课三星期,并组织宣传队到县内各圩镇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还募捐了银元二千八百余元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五州”反帝运动浪潮席卷全国,我校师生曾举行罢课,组织宣传队下乡宣传,组织仇货检查队,检查东江来入船只;在佗城、老隆、鹤市等重要圩镇的搜查销毁日货。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地下党组织在老隆开设了青年书店,举办自我教育训练班,一中学生纷纷组织读书会,学习马列主义著作,积极抗入抗日宣传活动,由校长张克明担任主编出版《龙川日报》,对广大青年影响很大,一批进步学生和部分毕业离校的校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学生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于1941年建立一中特别党支部,由学生会常务干事刘波(斐成)任书记。在党员校友的领导下,学生会发动和组织进步师生出版《川中学生》,开展抗日文艺活动,揭露抨击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分裂,破坏抗战的行径。1939年日本侵占广州,敌机轰炸佗城大江桥和老隆师范,为免遭敌机轰炸,全校师生由佗城迁到车田借可能小学校址上课。1940年9月和次年6月,高中部、初中部先后迁回佗城原址上课。并于1941年在城北老学堂背增建四座校舍,将全校九百多师生集中城北校舍上课。不少由广州等地疏散来龙川的学子均在一中就读。1942年“粤北事件”后,党组织生活暂停,是年2月学生会常务干事刘波和校友张克明、叶观渭,遭到国民党县党部逮捕。入狱后他们不屈不挠,坚持斗争,经过一中师生及社会人士的营救,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宣布无罪释放他们。一中进步学生一直进行着“反内战、要民主”的斗争。大批在学或毕业学生积极参加游击队,为人民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49年5月,龙川解放。8月,龙川县人民政府接管了一中,由余进文担任校长。恢复一中党支部,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学校面貌迅速改变,许多学生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军,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为建设和巩固新生政权作出了贡献。  1953年,为了集中办好高中,县委把金中、车另两校的高中学生并入一中,并于6月13日将高中部从佗城迁到老隆,暂以水贝洋楼为校舍,同时择定老隆赤岭背为校址,兴建两座教学楼。1954年1月,新校落成,高中部全部学生从水贝迁到赤岭背上课,初中部仍留在佗城。1956年,在佗城的初中部改为佗城中学,一中新设初中部,当年招收初一级二个班共90人,成为一所全日制的完全中学。  1959年陈选才老师赴北京参加了“群英会”。1960年,当时广东省委副书记区梦觉来校视察时,高度赞扬了我校的办学成就。1963年学校举行了建校50周年庆典,演出了大型话剧《霓红灯下的哨兵》。当年高考成绩名列全省第六名,被惠阳地区列为重点中学。  “文革”期间,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严重破坏,许多老师受迫害,校舍,仪器设备毁坏殆尽。改学制为二二制。同时开设上板桥劳动分校。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拨乱反正,迅速恢复了教学秩序,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学校组织了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并取得好成绩。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贯彻全会精神,把学校中心工作转到教学上来,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83年恢复三三制。学校大力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创办了“川流文字社”、“川中书画社”,成绩斐然,连年被中南五省学生文联评为优秀社团,社多社员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了大量作品。1985年、1986年两年,升大学人数突破100大关。1985年7月学校被评为省、地、县普教系统先进单位。9月,王屏山副省长来校视察时,对学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1985年11月学校举行了72周年校庆。此后,学校发展更快,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教学质量有了更大提高。1990年高考,叶志海同学以866分的成绩夺取了河源市理科高考状元,名列广东省理科第六名。1991年卢钟鹤副省长来校视察,充分肯定了我校所取得的成绩。1993年11月学校举行了建校80周年校庆,得到了众多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捐资兴建了校友楼和校门。  学校现状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走“以德治校、民主理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办学之路,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近十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有340人次获国家级奖,344人获省级奖,有17人考上北大、清华。2002年9月完全分离了初中。2002年高考,省线入围人数1097人,高考升学率达94.8%。有五位同学被北大录取,近十年有82位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国家级(94篇)、省级(86篇)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校获得了国家、省、市、县的众多荣誉称号。2003年魏初城老师被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4月30日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同志到我校调研时,高度总结概括出了“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奋发图强、精益求精、力争上游”的龙川一中的精神。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具有战略眼光的现任龙川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于2003年2月作出决定,在县城的新城开发区水贝乌坭塘划出一块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土地兴建一中新校区,此项工程(目前)正在施工中。  嶅山巍巍,东江悠悠。如今,大江南北,川中桃李竞吐芬芳,五洲四海,川中学子各领风骚。他们当中有广东省省人大副主任钟阳胜等一批现任党政高级领导干部,有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设计制造的专家张振先,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容柏生,有首批参加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钟振如,有获得世界摔跤锦标赛四连冠的优秀运动员钟秀娥……广大川中学子爱国爱民爱校,大力支持母校建设,为母校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是公立吗?

惠州综合高级中学是民办。

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是一所高起点、全寄宿的市直民办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一流,按照国家示范高中标准建设,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我们在粤港澳耕耘,在大湾区起航。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抓教学质量,实行小班制教学,因材施教,精心辅导,使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发展,创造最佳学习效果;推进特色教育,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大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特长,为进入重点大学提供有利条件。

学校拥有以中学数学教育最高荣誉“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学正高级教师刘忠和广东省首批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惠州市管拔尖人才向敏等为代表的名师团队,共有专任教师520多人,全部是从全国招聘的优秀教师和重点大学毕业生。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